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寫在烏來之前

由於是半途加入計畫的緣故,這個星期六上山學編織將是我第一次去烏來,進到烏來是有責任地,學習編織、進行田野、完成五感地圖,但在這些「任務」之前,卻令人想起今年暑假參加蹲點計畫到台南後壁鄉菁寮社區半個月的生活。

社區裡大多是上了年紀的阿公阿嬤,或是幼小的孩子,大體來說,農村的生活很平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透早三四點農人就起來耕作,即使雨天也不例外。他們把人生大半輩子的時間都用來謀生上,企求的只不過是下一代比自己得到更好的照顧,早年為了兒子,兒子長大了輪孫子,一輩子為著孩子節儉、拼命,盼求的是大地顧命著家裡,給予他們能生活的報酬。


這樣的日子可以說是平凡、不甚輝煌,對我來說他們的執著甚至說是宿命吧,卻帶著神性的光輝。




當他們一手扛起沉重的鋤頭,赤腳走進泥土裡,慢慢地彎下腰一把一把的將秧苗梳理整齊,把生活的寄望全都押注在這一畦一畦的收穫上。可惜生命中有太多的變數,我們無法預期永遠的風調雨順,如同一場雨,整株稻苗淹沒在及膝的水裡,看到阿公阿嬤們擔憂且無奈的神情,我們又能如何是好?

    這十五天裡,當我在街中小店與阿公阿嬤閒聊,在田中的道路上與農夫伯伯們談話,才深深的體會到,知識理論有時也是虛妄的,它們往往比不過真實經驗的生活。十五天裡,與農村無關的書本遠了,該認真閱讀的是他們褐黑的臉孔,這些容貌訴盡的是生活中的悲苦與承擔,這才是旅程的意義,臺灣最動人的故事所在。


不論是菁寮社區或是何培鈞大哥的竹山經驗,甚或是即將要去的烏來,相同的是都在這片土地上,在長輩凋零及傳承斷層的年代裡,「回家」才是我們最需要的方向。我覺得這片土地的故事比任何童話小說都要動人,每個人、情、物、意,都是一則動人的故事,期望自己在聽故事時,也能當個稱職的說書人,讓這些故事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追逐夢想、實踐天賦。


                                   圖、文/鄭乃蓉(作者為寫完這篇就要去烏來學編織的好學生)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一個星期五早上,帶著聲音工作坊的X3們討論上課內容以及期末展演。由於這一年的主軸在於「動物園」,各個工作坊也都會循著這個主題發展。對於期末展演,大家還沒有一個具象化的共識,因此另一位小助教先問了大家「動物園對你而言是甚麼?」,這個開端意外地展開了哲學與是非性的討論。動物園的存在,在這個十三個人小小的空間,也有了十三種的意義。

  有人說,動物園是他的回憶,記憶中小時候爸爸媽媽最常帶他去的地方;也有人想向動物到「道歉」,為牠們的不自由道歉。也有人說,很討厭動物園,當這個想法自然地獨立於所有人之後,動物園的正確性、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在這個小房間裡顯影了。他語氣中帶點憤慨的講著,不喜歡動物園的理由並不是對動物園的存在感到懷疑,而是因為我們殘忍地限制了牠們,若有足夠的空間讓動物生活,那倒是還好。

  究竟,動物園的存在,是為了動物,為了動物的甚麼?或是為了人,又為了人的甚麼?

  世界上第一座正式的動物園是倫敦動物園,當初成立的目的是為了科學家的研究,這個起點有些模糊,人研究動物,似乎終究還是掛了個「人類福祉」的名號。之後動物園便不知怎麼的名正言順地成了遊玩的去處。而現在,各地的動物園們似乎都背負著「保育動物」的責任。不過在「保育」之前,有一個問題已經為人爭論許久:「人類集合動物在一個限制的範圍,牠們是否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快樂?」,後來又有「動物在動物園反而比野生環境還來得安全」,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Yann Martel分析動物置身於動物園的優點,指出人類反而是為牠們製造了一個危險性較低的環境。但當然就會有以更深入的生態學角度細探之而產生的反彈。這些是現實面的正反爭辯,如果往「意識」層面思考,這些被鎖在狹小動物園的動物們,知道牠們的世界是被限制的嗎?假使有一天牠們被允許離開原本的空間,來到這個從來沒有見過的地方,牠們會如我們想像的開心嗎?或是因為陌生,因為複雜而恐懼了?


  一切都是以人為出發點。不得不承認人類「占有」了地球,至少在資源上,已經阻礙到其他生物的生存。不論是動物園供給人們建築快樂,或是名以動物為考量承擔保育之任,其實連後者,回到根本,都無法擁有絕對的良善的出發點。若不是因為人,動物怎麼會需要保育,保育的概念,不是源自於人類侵襲的原因嗎?我們似乎是在這些長久以來的破壞後,而興起了彌補的意識。這個世界甚麼是主宰,未可知,但我們人,造成了某些不公平,卻是真的。







































                                                                文/鄭芷昀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所有的想念都濃縮在一鍋湯裡


幼稚園某年,在某一天的午餐配菜裡,每人有一條香腸,小朋友們將它裝在五顏六色、外頭塑膠、裡頭鐵的碗裡。也不是從沒吃過香腸,沒什麼好稀奇,但這一個記憶,直至今日,始終纏繞著我,我猜就算過了很久很久,我也仍舊無法忘懷。那時,我粗魯地用湯匙舀起碗中唯一的那條香腸,急躁地往嘴裡塞,咬下去的那口,右下方的小門牙就斷了,斷了,還流了血。那是我掉的第一顆牙,對我來說特別新奇,或者說恐怖,簡直到了「沒齒難忘」的地步。
從此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咬下香腸的第一口,偶爾還會想起這遭往事,因而吃得特別謹慎。長大之後不再換牙,想起來覺得自己怪可愛的。

        外公外婆是在市場賣牛肉的攤販,這一賣就賣了60年。從前,常常從媽媽朋友口中聽到他們要跟外婆家買滷好的牛肉、牛肉乾。在幼小的心裡逐漸建立了一個印象:外婆家的牛肉是如此有口皆碑。從小,媽媽也常用外婆的獨門滷包,滷一整鍋牛肉湯。下課回家聞到肉香味,會興奮地問媽媽「今天吃牛肉湯啊?」,而那總是我們家最令人期待、也最輝煌的晚餐。
長大之後我漸漸發現,其實自己並不是特別喜歡牛肉。火鍋的肉盤我會選豬肉、鐵板燒的主餐我選花枝、連牛肉麵都不太愛吃,這些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事情,也是在回溯記憶時才赫然發現的共通點:我幾乎不點牛肉。但,我卻很容易在台北轉冷的冬天裡,想念家裡那鍋冒著蒸汽,有著獨門香味的牛肉湯,而思鄉異常。我想,或許我獨獨鍾愛媽媽煮的那鍋牛肉,甚至一廂情願地將所有想家的情緒濃縮進一鍋湯裡,那鍋代表家的湯。

麥側常會有不同的鄉友會擺攤,販售自己家鄉的美味土產,甚至提前在網路上熱烈宣傳。常常被這些朋友們推銷,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只是在為他們自己的鄉友會增加一份收益,但其實他們的眼神裡包含了一種對故鄉的認同。而這些肯定自信的神情,都牽繫著食物。
我想,食物所包含的印象也好、記憶也好、故鄉也好,都遠遠超過我們所能預期。就像我也料想不到,香腸會成為小時候的我又愛又怕的東西。

        X食堂的靈魂主廚,亞郁,曾經到日本打工旅遊一年。這一年裡,紮紮實實地改變了她對食物的認知。也在這一年裡受到不同文化的灌溉,使她對「生活」有了新的定義與目標。我曾在空閒時偷偷問亞郁「你的咖哩是不是多加了哪一個東西,才讓它的味道變得這麼不同。」她總會露出神秘的笑容,說是她那趟旅行裡所習得的小祕訣。我猜想,日本對她而言像是第二個故鄉,打工換宿的媽媽帶她走進廚房,成了她烹飪的起步。也是在那裡,她學習用新的眼界與態度去面對食材和「健康」這回事。亞郁的食物裡有一種獨門的味道,雜揉了日本的風味與自己對食物的堅持。這個獨門的味道,或許也和我媽的牛肉湯一般,濃縮著一段時間、一段回憶的滋味,讓食物不只是拿來填飽肚子的存在,更是對於家鄉執著的追想。


X食堂滿月的這一天,亞郁特地盛大張羅,大家忙裡忙外不得閒。這天的主餐是蔬菜漢堡排,旁邊還點綴著加了起司片的番茄,特別用心。


其實我們也不能保證X食堂能夠經營幾個滿月,但假如這段時間裡,能在某個人的心裡種下一點味道,種下一點對這裡的食物足以銘記的情感,我想,我們都會很開心。


食物這件事情從來也不簡單,就像我的每個細小又繁瑣的經驗一樣。而它複雜、有趣、又豐富的故事將持續在X食堂、也在你我的生活裡一齣接一齣地排練,上演。




影像、文字:宋修亞 (為X書院被老師激到,導致發憤寫稿的學生)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隋至忠的=菠菜豆腐素水餃=




   立冬這個節氣進入尾聲,冬天已經默默地過了六分之一。近來氣溫慢慢下滑,在冷嘶嘶的冬天來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配上無味卻溫暖的餃子湯,好幸福的啊!

筆者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是山東人,民國三十八年隨政府來台,山東位處中國大陸北方,而北方以麵食為主,所以筆者從小就浸淫在麵食中。北方的節氣食物大多也與麵食脫不了干係。立冬是季節交替的時間點,為時間之交子,取諧音,餃子,所以立冬和另外一個時間之交子:除夕,都要吃餃子呀!有句北方俗諺這麼說:「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各位看官,餃子的形狀是不是有那麼一點點像耳朵呢?

從小,餃子就是筆者家裡冰箱必備的東西,無時無刻都有。隋媽有空就會包一些餃子放在冷凍庫裡面,沒時間做飯的時候拿出來一煮就解決一餐了。我想這也是冷凍水餃市場如此廣大的原因吧!好方便的!筆者奶奶還在的時候,常常會包今天要介紹的這種餃子,菠菜豆腐水餃,素的喔!雖然奶奶不是吃素,但這種餃子的出現應該是反映以前物質匱乏的生活吧!

=菠菜豆腐素水餃=

。材料:

菠菜約1
板豆腐(份量大約一般超市賣的板豆腐的2/37-11的盒裝豆腐也差不多是2/3)
2
粉絲1
乾香菇5
餃子皮2
(切成末差不多1~2湯匙)
香油

。調味料:
醬油、鹽、白胡椒粉

。做法:
1.備一鍋熱水。
2.菠菜切成小小段,約1.52公分,燙至全熟,撈起後放置一旁放涼。
3.剛才燙菠菜的熱水用來泡開乾香菇以及粉絲。
4.把豆腐切成小小塊,約0.5公分見方。
5.薑切末
6.熱炒鍋,倒入油,量差不多要兩湯匙。先下薑末,再下豆腐,中火炒至湯汁全收乾,稍微有點金黃色為佳,關火,放涼。
7.手洗乾淨,把剛才放涼的菠菜整把整把抓起,擠水!放置待會要拌餡料鍋子或盆子。
8.此時粉絲和香菇應該都已泡開。香菇切成細末,粉絲切成約一公分長。
9.熱平底鍋,煎蛋皮!蛋打散後,鍋中加入油,把雞蛋倒入,中小火,看到上層的蛋液差不多熟了再翻面,此時下面的金黃色很美麗!翻面後差不多過一分鐘就可起鍋。起鍋後切成小小塊,同豆腐的大小。
10.把所有料加入一湯匙醬油,三湯匙香油、鹽少許、胡椒少許、一顆生蛋,拌勻。
11.此時先包一個水餃煮來吃吃看,太淡再加少許鹽,太鹹就再加一把粉絲。餡料到此結束。
12.包餃子,煮餃子,上桌。

。注意事項:
I.菠菜也是打某菜,看起來很大把,燙出來就一點點,尤其還要擠水,所以不要怕菠菜一斤太多。(打某菜:以台語發音,意思就是買來很大把,但下鍋一烹煮就會縮的剩下一瞇瞇,最著名的就是茼蒿。本詞為以往父權思想下的產物,筆者認為,應該改名為冤家菜!)

II.豆腐能買到越硬的越好,但不要用百頁,筆者個人覺得吃起來味道會怪怪的。

III.如果家中有吃全素(不吃蛋素)的人可不加蛋,多放點豆腐就是。

IV.水餃皮和餡料的量很難抓,有時候餃皮厚一點,能包的個數就少了一點,連隋媽包了幾十年還無法掌握,所以這真的是靠運氣。

V.素水餃比起肉水餃,難包許多,因為所有的料沒有肉的包覆,很難黏在一起。這也是為何在最後拌餡料的時候會加入一顆生雞蛋,但縱使如此還是很難包!包的時候要小心,盡量不要讓太多空氣充斥在餡料和餃皮中間,煮的時候很容易破。

VI.全乾的盤子上灑上一點點麵粉或是太白粉,包好後放置盤子上送進冷凍庫,冰上兩三個小時,就可以裝袋。圖為錯誤示範,進入冰庫時一定要每個餃子都是分開的喔!

VII.煮冷凍水餃的訣竅:備一鍋滾水,丟入水餃,煮到上面開始冒大量白泡,加一小碗冷水,再煮到起泡,再加一碗水,再煮到起泡,便可以起鍋。如果是煮肉餡水餃,可以再多加一次水。

VIII.另外,很多人沒有親手包過餃子,所以補充一些包的過程要注意的地方。
i.
備一碗乾淨的水。
ii.餃皮最外緣先沾上薄薄一層水,將餡放置中間。沾水的這個步驟如果有個人可以幫忙,整個過程會快上許多喔!
iii.將餃皮包住餡折成半圓形,也就是把原本餃皮上一條直徑的兩端黏在一起。
iv.右手食、拇指捏住那個黏著點,先從左邊開始,使點巧勁使靠近自己這側的皮較外側的皮短,便可用力捏下去。右邊也依照這個模式。這樣包起的水餃便不會平平的躺著,會有點像是坐著,形狀也更像元寶。當然,每個人的包法都不同,如果你不在意形狀,只要確保皮黏得夠緊,煮的時候不會破即可。




PS.包水餃本就是花時間的事情,素水餃比起肉水餃花的時間又多上許多,但轉個念想想是把未來的時間拿來花也就還好了。



                          圖、文、水餃:隨至忠  (作者為本周吃水餃的前任執行長)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上帝辦公室

 

  說起在辦公室騙吃騙喝騙抱抱,是2011年初,剛進入大二下的時候。那時,X1已經在書院打滾一學期,正巧半生不熟,快要掩藏不住小怪獸的惡魔尾巴,同時也對看似神聖不可侵犯的「上帝辦公室」起了濃濃的好奇心。在那裏頭,除了常對學生們施以魔法,使學生們視之為「上帝」的吉祥物之外,也時時刻刻配有管家、長工、涼員(涼涼的員工)各一枚。

  別人的辦公室,可能有堆積如山的書、資料夾、公文、接不完的電話,厲害一點,有個放置餅乾糖果的小糧倉,已經算生活化了吧。誰會在辦公室的牆上貼電影海報、聶魯達的情詩、遠道而來的明信片,甚至雞腿便當的照片啊!?會,我們會。因為牆面很大,所以我們把能讓工作心情變好的東西通通放上去,包含我們的興趣、感情、想念和食慾。在窗邊擺上一排盆栽和公仔,以及學生在課上手做的玩偶;在桌上隨時有比糧倉更夠份量的「糧山」,或是剛出爐的甜點、蛋糕,滿足這邊堅稱「吃比瘦更有福」的每一張嘴。

  雖說當這兒的工讀生並不十分忙碌,但工作內容卻是包羅萬象到令人傻眼。截至目前為止,一年半的辦公室小精靈生涯中,我炒過米粉、捏過飯糰、縫過香包、洗過球池裡上千顆球,其他大多是如家庭代工般的手工藝生產。導致我偶爾不禁也會懷疑自己究竟是在打工,還是在新娘儲備學校?恐怕就差親手縫製婚紗或烤個三層的結婚蛋糕了吧!

  話說回來,閒暇的時候,總會在辦公室裡東走西逛,從工讀生的位置順時針出發,一開始就是被貼得滿滿的牆面,剪報、照片尤其多。照片裡,叫得出名字的大約一半,另一半雖不認識,但我知道,他們都是和這個地方有著深刻牽絆的人,當初若沒有他們,如今的這裡也不會是創意實驗室。繞過長工的椅背,腳邊有個小防潮箱,裏頭放了長工走跳江湖的各項寶貝,相機、鏡頭、錄影機,是他的珍玩,大概也是全辦公室最值錢的一處所在了吧(笑)。
        再往前走,玻璃拉門後是一整面牆的書櫃,也是管家姊姊的政事重地,除了放置辦公室可供外借的各類書籍,還有數量驚人的檔案夾,管家細心地把各式各樣的歷年資料分門別類地收納整齊,大概就是個「校史室」的概念吧。右轉牆角邊有個體重體脂計,是之前老師以「學生健康管理」之名購入,後來卻演變成「工讀生都愛來量體重」之實。
    
      來到窗邊,放了幾張管家姊姊最愛的貓咪照片,再來是前「大學小革命」專任助理的辦公桌,坐在這裡的人幾經更替,目前是閒置狀態。繞了一圈,便是吉祥物的地盤。吉祥物桌上的東西不多,卻時常擺著學生送的紙條、明信片、糖果等物,足見其魅惑人心之功力。最後,我個人覺得辦公室最最厲害的地方,就在一進門右手邊的拉門後面,各式各樣你能想到的文具、工具,這裡通通都有,也幫助過許多辦公室小精靈完成各種大大小小的任務。
 
 辦公室巡禮完畢,哪天有機會走到創意實驗室,別只是待在沙發上午睡,歡迎來找我們玩!

O SOSO


                                圖、文、貓/林詩惠(第一屆X書院學生,現任騙吃騙抱工讀生)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如果我們是爬蟲類

無聊大會秘密宣傳以及它的QR好朋友,Rain Shoe


「九月
我在夢中看見巨龜吃力爬上岸
卻擱淺在暮色之中
夢很厚
必須鑿開十三公里長的隧道
才看得到海」

    這是羅智成眼裡的九月,也是們走進X的日子。

    兩個月遠比我們想像中過得還快,當然日子過的好過的壞,原是我們各自的事而毫不相干。但(無奈?)我們住在一塊,不論當初是為了寄居宿舍庇蔭之下,為了進入X概括承受集體住宿,或者對於這個空間有些想像,我相信在這空間內,冥冥之中我們都相互牽引著對方,不論是呼吸的頻率、膚色的變化,乃至於夢的深淺。

    原諒我以(看似)感性(或稱自溺)的文字作為開場,對我來說,小日子每次的討論都像無形的角力,與自己的困惑、懶惰和美好的想像角力,再和小日子的夥伴們的不同的小宇宙角力。原諒我這麼說,小日子在我看來,更像是一場革命。即使我們不是一流的掛牌軍隊,能做土匪我以感到滿足。

    所以十一月底起,我們(笨手笨腳的)籌備了我們腦海中想像宿舍生活該出現、也能做得出來的活動,包括【無聊大會】、【小食驗】以及【音樂會】。活動不外乎「笑、吃及歌唱」三項我們認為無需動腦且具紓壓功能的活動。究竟什麼是無聊大會?小食驗又要做些什麼﷽﷽﷽﷽﷽﷽﷽﷽﷽﷽﷽﷽﷽﷽一同燒殺擄掠,更是像宿舍生活應該?音樂會到底想怎麼辦?那請容我們在此賣個關子,邀請大家來現場參與。給彼此一次尷尬見面的機會,讓小日子躺進你的行事曆,一次也好。我們本是爬蟲類,演化之前都待在水裡,上不上岸,那自是自個兒的決定了。﷽﷽﷽﷽﷽﷽﷽﷽﷽﷽﷽﷽﷽﷽﷽﷽﷽我們腦海中想像宿舍生活應該


    能搞革命,我很快樂。若能帶著大夥一同燒殺擄掠,那自是痛快。

X小日子慵懶時間表:
11/26 () 聊大】暖身(1F誼廳)
11/29 (
) 小日子會報
12/3 (
)【小食】搓芋(取代搓湯圓@實驗)
12/9 (
)聊大
12/17 (
)【小食
12
月底 聊大決賽與【音樂會】合
12/27 (
) 小日子會報


玻璃塗鴉之一,陳薇如。

 玻璃詩之二,朱威。


玻璃詩之一,陳薇如。


作者/朱威(為X書院牆壁寫詩學生之一)